校园融合门户
网上办事大厅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看理工>>正文

人民网——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东志:学史力行 构建校政企融合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12-21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12月14日,校党委书记刘东志接受人民网天津频道专访,详细介绍学校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动力的创新做法和成果成效。



精选采访对话:


问:我们知道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职责使命。当前,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是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力开展的?


答: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科学统筹谋划,创新理论学习载体,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学习实践方式上进行尝试。一是聚焦理论学习,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领学促学作用,领导班子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并结合工作实际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各基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同步跟进学习,还邀请中央党校、市委党校、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师生开展专题辅导报告。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联组学习、参观体验、列席旁听等方式丰富学习载体,以西青区、滨海新区发展成果为教材,以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组学习为契机,推动学校先后与西青区、滨海新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建立科技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将区校合作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二是聚焦立德树人,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思政”格局。学校先后与李大钊纪念馆、周邓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参观体验+现场教学”、“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的实践教学创新课;还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中,例如,设计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用画笔手绘红船,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青年学生演绎党史情景剧,从中体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学校组建由思政课教师、专家学者、青马学员等多支队伍组成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师生宣讲小分队,分赴校内外进行分众化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还以红色展馆为“课堂”、以革命文物为“教材”,通过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天津革命文物展、主题档案文献展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校内红色资源的独特功能,以校史传承讲活党史故事,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建设“百年风华”、“‘艺’心向党”“典籍里的‘学思践悟’”等8个主题作品展。三是聚焦师生关切,以党史学习教育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学校党委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发展理念,通过举办校领导接待日、师生座谈会等方式,广泛调研师生的需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凝练出25项学校办实事项目清单,各基层党组织收集实践活动项目4000余条,凝聚力量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如学校为提升“一站式”师生服务中心办事效率,推出“校内达”送件服务,实现校内办事“最多跑一次”;学校的工会、体育教学部联合举办教职工子女体育技能公益培训;后勤处为新生送上免费“迎新面”,为教工增设“自助早餐”的同时提升“自助午餐”质量;保卫处破解校园交通拥堵难题,优化师生出行环境等等,学校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实在在的成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四是聚焦主责主业,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教风学风建设相融相促。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和“十四五”目标任务,以“教风学风建设年”为抓手,以优良党风带教风端学风,把实施“强基固本”“立德铸魂”“清朗学风”三大工程作为主线,让党史学习教育和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升了学校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


问:您刚才提到创新理论中心组学习,实现了区校合作,服务学校发展。具体是如何做的、效果怎样,您再详细跟我们介绍一下。


答: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与滨海新区、西青区联组学习,创新了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我们把党史学习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着力把学党史、悟思想的成效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今年5月,学校党委组织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赴滨海新区专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现场学习实践的方式,参观了空客天津总装公司、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深入了解新区“一基地三区”核心区建设和“双城”发展布局,切身感受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当天在学习交流中,与滨海新区初步达成了区校全面战略合作意向。三个月后就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延续。目前,我们已围绕共建联合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多次进行了对接,深入推进与滨海新区政产学研用合作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切实推动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大发展,为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提供科技支撑。今年6月,校党委与西青区委联组学习后,也与西青区签署了校、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大学科技园建设。7月,我校入驻西青大学科技园。为了鼓励师生入驻科技园,我们还专门出台了《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鼓励教职员工等大学科技园创业的若干规定》,促进师生进驻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


问:我们了解到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日前成立了天津市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应该说这也是区校合作的亮点成果,这个学院成立您有着怎样的思考?


答:校党委注重将党史学习与业务提升相融相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构建校政企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深度融合,推动学校科技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深度融合。学校在市属高校中率先成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方面是,集成电路被称为电子产品的“心脏”,集成电路产业是当下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行业人才短期的问题制约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是,天津市提出了“1+3+4”产业体系,特别是把信创产业放在一个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上。第三是,在去年底,学校作为主要发起单位,成立了天津市半导体集成电路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为了更好的推动这个联盟建设,学校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突破口,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学校按照人才链、产业链、项目链、技术链、资本链“五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在今年7月成立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破解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服务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具体来说,在产学研合作上,学校积极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打造成果-产业转化平台,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实效,积极推进西青大学科技园建设,与联盟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合作,把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我们坚持大开脑袋上的理工之门,推动建立了理工大学浙江智能制造研究院和理工大学(菏泽)产业技术研究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校影响力。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探索具有天理特色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一方面,坚持“引进来”,设立产教研顾问委员会,邀请紫光展锐、中芯国际等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设计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课程,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学生毕业设计,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作为答辩评委,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每年选派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把生产一线的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用所学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


问:“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对学校未来发展,您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规划?


答:今后五年,是学校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五年,也是学校换档提速、换道超车的五年。学校将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开辟内涵发展新境界。2020年1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明确了新时代总体办学思路、基本发展理念,全力实施三大战略、五大工程,奋力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新局面。今年4月,学校制定出台的“十四五”规划,按照第二次党代会的思路,进一步细化了三大战略、五大工程。同时又制定了9个专项规划和19个学院(单位)规划,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基本明确了发展路径和举措。举例来讲,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配套实施了“明理学者”计划,设置了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新锐人才、创新人才等5个人才层次,从政策、待遇、机制、环境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系统支持保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可以说开了个好头,打响了头炮,我们引进和培养了国家级人才4人,国家杰青叶宁、王铁全职到校工作,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钟地长成为学校首位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优秀青年人才,韩久慧成为学校首位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彰显了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蓬勃发展势头。我相信,学校只要按照“十四五”这个蓝图一步一个脚印干下去,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一定会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建设目标。开运体育平台(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一条:天津电视台——“听见”冬奥会
下一条:《天津日报》——天理工与飞腾共建创新实践基地

关闭

相关链接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邮编:300384  
电话:0086-22-60215678  传真:0086-22-60215555  
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086-22-60216795
ICP备案号:津ICP备11001169号-1|津教备0064号